爲進一步加強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導師隊伍建設、提高研究所導師指導水平,從而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研究所于2019年7月28日至29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9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研究所所长朱俊强、徐建中院士、副所长陈海生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陈海生掌管。中國科學院大学特聘教授孟建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德远、清华大学教授朱克勤、中國科學院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肖斌等在会议上做重要报告,研究所70余名導師和相關工作人員參與了培訓會議。
在培訓大會的開幕儀式上,朱俊強首先發言,他結合實際情況,旁征博引,對研究生導師的建設問題提出三點要求。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爲研究生導師,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學術修養,才能教導學生不斷取得更大的進步。其次,導師需要有博大的胸懷。科研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導師應當以一種開放的心態與學生共同探討學術科研問題,不要怕在學生面前出醜。第三,嚴師出高徒,但也要嚴格有度。在學習上導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在生活上則要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學生的生活。
研究所在2018年作为牵头单位承建了中國科學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其建设有赖研究所相关导师的辛勤工作。为此,徐建中在培训会上,从学院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学院最新建设进展、下一步办学思路三个角度引见了航空宇航学院建设新进展。他指出,下一步办学思路之一就是要加强岗位教师队伍建设,此次的导师培训会也是航空宇航学院建设进展的重要一环,相关导师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孟建偉做了主題爲《弘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報告。他用生動的實例闡述了當代教育把知識教育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必然發展趨勢,強調在當今普遍專注于專業知識的培養與鑽研的氛圍中,更應當關注對學生的人性的教育,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融合到研究生教育之中,培養出既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也有深厚的人文情懷的創新型人才。張德遠做了主題爲《青年博導的創新之路》的報告。他結合其指導的博士生獲得全國優博、發表機械行業首篇《Nature》論文的培養過程,提出培養一名優秀的博士生,需要有好的路線規劃和好的導師指導。導師需要錘煉學生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做出科學貢獻的意識,要打破專業壁壘、挖掘科學問題,從而指導學生發表高水平論文。肖斌做了《研究生的心理特點與師生溝通策略》的主題報告。他深入淺出,從一則典型案例講起,剖析了當代研究生群體的一些心理特征,認爲當代研究生群體仍屬于自我同一性尚未构成的關鍵過程,導師對其性格、心理等的影響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此,他建議導師們可以從明晰邊界、情感容納、成就學生、積極正向等四個層次把握與學生相處的方式方法,從而建立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
朱克勤的報告《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從研究生教學談起》,從李約瑟之問談起,講述教學的源頭活水應當是“授人以YU(魚、漁、欲、愉)”,教師不僅自身要保持一顆猎奇心,也要教育學生保持猎奇心。他對比了近代中西方科技文化發展的差距,指出中國想要趕上西方的科技水平,需要重視科學研究,重視科研人才培養。
人事教育處副處長楊遠智從概況、招生、培養、畢業和科教融合等方面介紹了研究所研究生教育情況,希望導師、實驗室和研究所构成合力,共同面對挑戰。研究所研究生導師代表那永潔、郝勇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生培養心得,兩位老師分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講述了在研究所環境下培養研究生的一些思考與針對性做法。
最後,參會導師針對“如何進一步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提高研究生培養水平?”,“如何构成合力,更好地推動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兩個議題展開了分組討論。各個導師積極踴躍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討論一致認爲研究所教育問題需要從以下幾點抓起,第一,導師要立德樹人,加強自身建設;第二,對學生要因材施教;第三,要加強導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第四,建立一個“學生--導師”的雙向反饋機制。
最後,陳海生做大會總結。他說,培訓會放置的所外和所內報告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強化了導師職責和工作要求,增進了相互了解。他希望各位導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要求教育辦公室整理導師們提出好的建議,積極落實。
朱俊強所長講話
徐建中院士介紹航空宇航學院建設情況
孟建偉教授、張德遠教授、肖斌主任、朱克勤教授作報告
那永潔研究員、郝勇研究員作經驗分享報告
陳海生副所長作總結講話
導師培訓合影